1-2豈夢光尋寳記 (第一章境界:2、禹门渡)

2010082110:00
2. 禹门渡

文:風之寄
圖:豈夢光《禹门渡》布面油畫




豈夢光,中國當代想像繪畫的代表性人物。一個善於將幻想和現實形象熔於一爐的藝術家,他的本領是誰也不能在他的畫前有“一目了然”的感覺。[1]
夢光的作品一貫以敘述宏大的古典寓言場景而著稱。作品中謎一般的構思、圖式和主題,常常令批評家們莫衷一是。[2]

認識夢光是在一場國際藝術品慈善拍賣會上,那是在香港為失學兒童舉辦的首屆中國當代藝術品拍賣。那場拍賣會邀請了許多國內外富豪級的買家。

[3]拍賣圖錄中有一件作品《禹門渡》,特別引起我的注意。那是一張描繪中國古代水戰場景的油畫。《禹門》也稱《龍門》,相傳是夏禹所掘,因而得名。介於山西與陝西之間,兩岸峭壁聳立,河水湍急,自古有《魚躍龍門》之說,指的就是這裡。
這張畫取名《禹門渡》,將這個黃河最著名的天險要塞,運用非凡的想像力,以古典的技法,一遍又一遍的罩染,讓畫面呈現出宏大、神秘卻又十分精緻的效果。

“這張畫很好。”我忍不住對身旁的男子說。
“怎麼個好法?”那男子搔著頭,一付虛心受教的模樣。

我這才仔細觀察身邊這位男子,留著一頭長髮,卻修整得十分乾淨,一身寬鬆的襯衫,配合一條作舊的牛仔褲。鞋子上有些許的油彩,還有一雙靈巧的手,一看就是搞藝術的人。

“出人意料的奇思狂想,超時空的畫面組合,用寫實的手法製造一種超現實的怪誕、夢幻的場景。[4]這幅畫很到位。”我也直率地表達對作品的看法。
對於中國當代藝術,長期關注的我,自有一套賞畫的視角。

“謝謝。”長髮男子客氣的道謝說
“不客氣。”我認為是謝謝我對這幅畫的評論,繼續說:“就是有點可惜。…”
“又怎麼了?”男子瞪大了眼睛,好奇地偏過頭來。

這時,拍賣官落槌,宣佈那件《禹門渡》拍賣成交。

“恭喜得標,麻煩您將牌子高舉一下。”拍賣官在臺上,對著一位中東服飾打扮、滿臉腮胡的阿拉伯人說。

“這幅畫流入國外買家手裡,很難再看得到了。”我不禁惋惜地說:“瞧,買家說不定是哪個阿拉伯國家的親王呢?”

男子也朝那位阿拉伯買家看了一眼,點了點頭似乎表示認同。

“這幅畫就此落入豪門家族的收藏堆中,從此不見天日。”我做了個總結後,低聲反問:“你是搞藝術的?”

“是的。”男子低聲回答:“我叫豈夢光,那幅畫是我畫的。你剛剛說的很對,我很少出席拍賣會,這次受到主辦單位邀請,也想來多看一眼這件作品,當做最後的告別。”

“哇。失禮了。剛剛胡說八道別在意呀!”我慶倖剛剛講的話還是褒義多。

“您客氣了,評論很中肯。”畫家客套一句。

難得巧遇喜歡的畫家,我忍不住問:“你還有系列的畫作嗎?”

“有。”畫家坦率地回答:“還有一張正在中國美術館展出。”

“什麼題材?”

“阿房宮。”他頓了一下,補充說:“正確完整地說應該是《火燒阿房宮》,這是那張作品的圖片。”畫家從手機調出作品的照片來。

“一個傳說中的歷史遺跡,加以荒謬的幻覺的組合,陳述著東方化的生命觀問題。”[5]我看了作品圖片隨口說。

“我不喜歡畫夢境,也不是歷史畫家,我的感受直接來源於現實。我是指我的作品主題的原型是現實的,內涵指向是現實的。[6]”畫家申述他的創作態度。

“這幅畫我很喜歡,能割愛嗎?”看到好作品很激動,我冒然地問。

“好呀。”畫家爽快地答應,並補上一句:
“你懂畫。”


[1]引叙水天中〈幻想与真实〉 〈美术文献〉想象性绘画专辑1996年 第二辑
[2]引叙苏旅的评论〈岂梦光〉专辑画册中国现代艺术品评丛书广西美术出版社2007年三月
[3]参考香港《苏富比1995年秋季拍卖图录》1995年10月
[4]引叙自陶咏白《油画领地的“新社区”—保定的七条汉子和一名女将》 江苏画刊1998年8月
[5]参考马钦忠〈论岂梦光的绘画特点和文化理念〉〈艺术家〉丛书-雕塑艺术专辑1999年第一集
[6]参考〈岂梦光与水天中答问录〉〈美术文献〉1996年第二辑



目錄

豈夢光尋寳記(寫在小説之前)

第一章境界

1、阿房宫 2、禹门渡 3、火。阿房宫 4、硕鼠 5、新娘从天而降
6、侵略者 7时间之城 8、雨。山海關 9、辰。圆明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