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-5豈夢光尋寳記 (第一章 境界:5、新娘从天而降)

2010082810:00
5、新娘从天而降

文:風之寄
圖:豈夢光《新娘从天而降》布面油畫



“我是Peter博士的女兒,Mary。”

“Peter博士?哦,是皮博士。”這才想起皮博士是我給人家冠上的方便稱呼。

當皮博士的女兒出現的時候,我的眼睛為之一亮,標準的東洋美女。有頭烏黑的長髮,有張精緻五官的臉蛋,一雙高跟鞋讓身材顯得高挑,只是皮膚太白了,特別是美麗的臉龐沒有一絲血色。這位帶有華裔血緣的美女,擁有博士的頭銜,讀的卻是藝術學,精通藝術品鑒賞與美術史論。

“爹地與您見面後就出事了,日核中心只給了我這張《阿房宮》的檔案照片。”
Mary說著,就把圖片攤在桌上,他下意識的捂住胸口,似乎想要掩飾內心的激動。
是“阿房宮”,一座還沒起火燃燒的雄偉宮殿。

夢光在一旁看了,忍不住說:“這很像底層的那張畫。”

“你當年如何畫出阿房宮的?”Mary好奇地問。

“我,剛開始…”畫家停頓了一下,話題一轉簡單回答說:
“我心中有個意念,就試著把它畫出來。”

“難道沒有參考其它的資料或圖片嗎?”Mary進一步問。

“阿房宮在歷史上留下的記載都是屬於文字性的,真正的圖像並不多。”
畫家進一步回答:“我的確有參考一些資料,但最後呈現的,就是我心目中《阿房宮》應有的樣貌。”

Mary卻說:“柏拉圖曾經說過:木匠造出一張床,是因為心理有那張床的認知,而畫家只能按木匠造出來的那張床進行描繪。”

這段話是柏拉圖解釋藝術最著名的“模仿說”理論。現場都是搞藝術的,很清楚Mary說話的含義,只是不清楚為什麼她要這麼說。

“你的話中有話呀?”好脾氣的畫家苦笑了一下。
儘管對眼前這位美女印象不錯,但是我覺得女孩講話動機不單純,於是直率地問:“你憑什麼這樣說?”

“我當然有憑據才敢這麼說。”Mary邊說,邊從皮包拿出資料夾:
“這是我從日本國家圖書館的檔案室找到的。”

現在攤開在大家眼前的是一張模糊的圖檔影本。

“這是古中國傳說中《阿房宮》的素描稿。”
Mary解釋說:“跟你描繪的《阿房宮》原貌是否很相似?”


目錄

豈夢光尋寳記(寫在小説之前)

第一章境界

1、阿房宫 2、禹门渡 3、火。阿房宫 4、硕鼠 5、新娘从天而降
6、侵略者 7时间之城 8、雨。山海關 9、辰。圆明园